笔墨朴实 苍茫浑厚——读方向军的山水画
2010-07-16

范扬


我与向军相识很久,多年前,他来我的工作室学习。向军勤奋好学,肯花心思和功夫,画的非常好,我说非常好,是因为他的画里既有传统,也有现代;既有艺术功力,也有艺术颖悟,还有对笔墨独特的感觉和较为深刻的理解。如果说,一个画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品有自己的面目,那么,向军的许多作品面目很清晰,他已逐渐走向成熟了。


从某种意义上看,中国画是传统的艺术,向军显然是尊重这个传统的,明眼人一看,他的画就具有金陵八家龚贤作品的古法。龚贤的笔墨经历了“白龚、灰龚、黑龚”三个时期,向军吸收了“黑龚”的精髓,他对龚贤的积墨法用心甚深,获益良多。当然,杂取百家信由之,在学习古人方面,他显然不拘一格,比如在笔法方面,他有意无意,又向明季吴彬的山水靠近,现在作品中苍茫浑厚的气象该是来源于此。我在他的作品《枯木清泉》上题:“向军笔法朴实沉厚,颇似枝隐头陀,上佳也”,也是这个意思。吴彬是大家,有人把他归于明末形式主义倾向的画家,同一个格局的还有崔子忠、陈洪绶、蓝瑛、丁云鹏等画家,我觉得这种看法是非常准确的。向军取法吴彬等大家,一直走下去,他的画风自然是全新的面貌。


中国画是不断革新的艺术,当代的画家在师古的同时,不忘自成面目才好。即所谓的师法古人但不机械。向军近学明清,远追宋元先贤,但他只吸收古人的维他命,长成自己的肌肉和血脉。他在学习古人的同时,不放弃自己的理解,不忘师法自然,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自然山川,所以他不是泥古,不是复制,不是一招一式外在的学习,而是一种内在的学习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看向军的画,无论结体还是章法都透着一种现代构成意识。其实龚贤的墨法、笔法有点西方素描中黑、白、灰处理的感觉,是中西绘画的一种内在融合。向军恰好意识并把握了这一点,所以他的作品苍茫、浑厚中还有很强的现代感。《古塬秋净》这幅画中,山头蜿蜒盘旋,有起伏上升的纵深态势,笔墨极富有书写性,这点正好与我的追求合拍。这种内在的画面结构,巧妙暗合了古人所说的“经营位置”,既有动感,也有苍茫的笔法。这两种方法不容易结合,一般画厚实了容易呆板,向军却画得厚实、苍茫、通透、灵动、文气。


向军的画法多元,语言独特。除了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画作而外,还有一些更现代、更自由的纯水墨写意山水。他从西北徙居苏州后,一时间画了许多疏体画,重视意境,想象开阖,既吸纳了江南水乡的韵味,华泽滋润,情趣盎然;但也还有北方雄强、沉厚、野逸之气象,画家的正大笔墨气象很重要,向军的手法能画大画,能撑得住局面,这是他的优点。邵大箴先生评论向军说:“既擅长细致的‘密体’画法,又在‘疏体’的水墨大写意上颇有造诣,他是一位多面手画家。我以为他用夸张手法创作的带有梦幻意味的水墨大写意山水画,很具自己的个性特色,作品具有很强的张力……”,此言可谓中肯而准确。他的画里有西北和江南的痕迹,生活的痕迹和艺术的痕迹,最后都是有呈现的。一个优秀的艺术家,应该具备南北兼容的能力和胸怀。我也是南北行走,东西贯通。在这方面,向军也不遑多让,他本来就是北人南居,加之近年来的交游写生,作品就会自然呈现不分南北、东西、今古的立体风貌。这里的东西,不仅指中国的东边和西边,也指世界的东西方。向军作品的构成、解构、重组,实际上也有西方艺术的内在精神体现,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文化价值的上乘佳作。


一年来,向军的变化很大,作品强化了自己的笔墨语言,使个性更加明显,语言渐趋成熟,风格更加凸显,画起来也得心应手,这是非常可喜可贺的!我之所以对向军抱有信心,除了他已经取得的成绩而外,向军正处在人生的“黄金时段”。“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”,他就在“不惑”与“知天命”之间,他不容易被许多障眼法迷惑了,但他还不满足,因为还要走向全面的成熟,人生前期的所有准备、阅历、学养、素养、生活体验,还有笔墨语言的锤炼,都有待于全面而有力的整合。我经常用的一个词叫“聚气成型”,他现在正是成型阶段,或者说是破茧而出的关键时刻。向军参加了许多重要学术展览,并获了这么多奖项,这是为什么呢?这说明他画的非常好!众多作品中,他的画作有独特的面貌;在众多的声音里,他有自己独特的语言。在他结束学习南返之际,我送他的话是:“就这样画下去,必能获得很大成功!”


2010年7月16日

(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教授)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