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临摹和写生在山水画教学中的运用
2008-08-16

方向军


【摘要】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,必须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时,还应懂得自然之理法。在山水画的教学中,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的途径,而掌握自然之理法要通过写生的途径。临摹和写生既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,也是一位山水画家培养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。


【关键词】山水画 山水画教学 临摹 写生

中国山水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。山水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尽管历来绘画美学思想也曾有过各持己见的观点。譬如有的在艺术实践上过分偏重于师承古人笔墨,强调继承性而忽视结合生活实践的创造性;有的过分强调抒情、写意、“神采为上”,而忽视形质、理法;有的过分强调毫发毕肖而“谨毛失貌”。但是,优秀的传统始终起着引导的作用。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,他必须懂得两个法则,其一是古人之理法;其二是自然之理法。只有把客观自然景物和主观情感融铸于艺术形象之中将状物与抒情、摹景和运情相统一,才可以达到“物我交融”、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黄宾虹先生是近代山水画史上一个集大成者,他贯通古今未来的秘诀为“于传统溯求本原,于未来以求开放”,就是说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,大胆变革,注入“时代精神”。要学习传统文化中最本真的东西,就是继承有生命力的部分,剔除其过时的陈旧的糟粕部分,代之以新鲜的内容,这就是发展。山水画是高等美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。在教学中,如何使学生继承、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,为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,临摹和写生的训练与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


山水画教学中,如何使学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十分重要。学生必须观赏历代名画,教师要通过对历代作品的研究分析和多媒体教学,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概况、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。正确引导学生读画、摹画,先“会古人之心”,与古人进行对话、交心,从而揣摩优秀作品的意境、气韵与用笔、用墨。在读画、临摹的同时,还要注重深入生活,观察自然,这是山水画教学的根本。我们借鉴运用传统技法,目的还是在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,反映“时代精神”,创作出有自我个性的作品来,因为技法的产生毕竟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结果。如何了解和学习古人作品中的传统技法,是十分重要的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,再深入观察生活,观察自然,必然和当今时代绘画美学思想和理论探讨等问题联系起来,从而创造出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。历代有许多画家在不断研究传统文化的同时,不断深入生活,观察自然。董其昌力主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方可作画”,石涛力主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。又如近代画家齐白石画螃蟹,案头养螃蟹为师,日夜观察,方能画出栩栩如生、姿态多变的螃蟹。他们在深入了解自然、了解生活的基础之上,才可“师造化”创作出许多造诣颇高的作品。黄宾虹所言“胸中富丘壑,腕底有鬼神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


在山水画学习中,临摹可以是学生对历代优秀作品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,可以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眼光。在具体学习中,对那些优秀作品的皴、擦、点、染等技法的掌握,必须通过有计划地临摹,方能将观察所得的深刻领悟重现于笔下。


临摹分对临、临摹、背临三种。在山水画基础训练中,更注重于对临、背临,使学生对范画作最大限度的再现。


在对临教学中,“形似”易而“神似”难,所以教师必须启发学生“先会古人之心”,教育学生“师古人之迹不如师古人之心”,要首先体会大师作画时的背景和心境,其次用心揣摩其笔墨关系和用笔的力度、节奏。有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古人笔意,可以将范画某一个局部进行放大研究,去体会其用笔的抑扬、顿挫、徐疾、轻重、虚实和墨的焦、浓、淡等感觉,从而临出范画的精神内涵。黄宾虹说:“名家临摹古人,得其笔墨大意,疏密参差,而位置不稳,位置妥帖,浓淡淆杂,而远近不分。树木有根株,或偶失其交互;泉流有曲折,或莫辨其去来。苟能瑕不掩瑜,论者犹宽小节。画贵神似,不在貌求。”临摹贵在把握范画其精神内核,而不在一笔一势。在具体对临中,要求学生用笔有浓度,笔在指间,指实掌需,运用腕、肘、臂、肩,去体会其平、圆、留、重、变的感觉,去体会笔笔见功夫、笔笔有通情、笔笔有醒透、笔笔有脱尘、笔笔有相生的主要感受,从而求得“形状”和“神似”的效果。


背临,是在对临的基础上,离开范画从而进行临摹,通过对范画的深刻印象,而再现其风貌,使学生逐步稳定自己所学的各种技法,使学生的表现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。



在山水画教学中,一要重临摹,二要重写生。写生,是观察自然、观察生活的继续和深化。通过写生,是学生在观察自然、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,更加熟悉自然、热爱自然,了解自然界风景佳胜、名山大川、城市园林、村野乡居、舟桥楼宇、亭台楼阁、山川烟岚的规律。写生不同于临摹。临摹对象是静止的范画,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而写生要受到环境、气候、时间、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自然界山川、烟云,远近不同色,早晚不同景。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中有这样的描述:“山,近看如此,远数里看又如此,远数十里看又如此,每看每异,所谓山形步步移也。”“山,正面如此,侧面又如此,背面又如此。每看每异,所谓山形面面看也。”所以深入生活要深刻领悟自然界变化无穷的魅力,要了解远山近山、正面山侧面山的多样变化。自然界的树木、烟岚在不同的季节、不同的时节也不同。郭熙说:“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,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,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,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。”“欲夺其造化,则莫神于好,莫精于勤,莫大于饱游饫看,历历罗列于胸中,而目不见绢素,手不知笔墨,磊磊落落,杳杳漠漠,莫非吾画。”这是说,春夏秋冬,东西南北,一山百态,一树百态,百山一理,百树一理,有势的把握,有质的探微,有景外之意,有意外之妙。组织学生深入生活,深入自然,要讲究先易后难,由浅入深,先简后繁,由静到动,从而循序渐进。


(一)林木表达


学生初到自然界写生,因不了解林木形象特征及其结构,可先用铅笔或钢笔对林木的正面、侧面、背面等各个角度进行写生,使其了解林木的生长规律,然后再用毛笔,先由树干下笔,注意用笔的笔势、力度,在画树干的同时添枝加叶。同时重视用墨用色的观察、体会和写生。在写生树木时,在深入观察对象的基础之上,还要注意对生活中复杂的自然现象要有所取舍。注意树在四季的各种状态、早晚的各种状态、南方树和北方树的不同状态、山林树与平原树的不同状态,从而善于准确地捕捉自然中最美、最生动的素材入画。在写生中,还要注意到自然界包罗万象、复杂多变的特点。如树木枝叶美的穿插组合规律,不是自己能凭空想象的,而是要用对比、平衡、节奏、统调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去锻炼构图处理的。


(二)山石表达


山水画以树木、山石为骨肉,树木山石是一幅山水画的最基本要素。潘天寿说:“山无水不灵,山无石不奇,山无树不秀,山无云不活。”所以,画好山石也是写生练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。在写生中同样要求学生运用铅笔或钢笔,具体而严谨地勾画出山石外形、山石本质结构,使学生对山石在各种状态下的丰富变化熟记于心,用心去体味自然山川的精神内核。然后用毛笔去寻找自己的感受,利用线条本身的精细、长短、疏密、组合、交错等去表现山石、山川形态的微妙变化。用笔要有顿挫、刚柔、转折、有虚、有实。一张画中,只有线是统帅,是首要的,象建筑中的钢架,没有线,墨色、颜色都是零散的、松垮的。要求学生力求用中锋笔,线要遒劲,要毛,要沉着,不能草率;用线要追求毛、涩,沉着入纸。龚半千谈到用笔时说:“线忌草、忌梗,要遒劲。”草,就是软弱;梗,就是枯硬;遒劲就是内在的,象崩着的弓,箭还没有放出去,有内在的力。古人在山水画中追求“点如高山坠石,横如万里阵云,垂如万岁枯藤”也就是这个道理。在写生中,在把握用笔、用墨的同时,更要体味山川的精神,要用哲人的头脑、诗人的情怀去体味自然,用真情去感悟自然山石、山川。古人云:“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。”用心灵与自然勾通,用思想与自然对话,以求“物我共化”的心境,从而给山石铸入灵魂。



在山水画教学中,通过临摹、写生教学的有机结合,还要使学生充分发扬个性与时代合拍,使学生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,对优秀的传统绘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,使其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,集各家之长,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,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真正把握“古人理法”与“自然理法”,把传统技法与自然感受加以“生化”,从而写出“胸中之山”。潘天寿曰:“学画时,须懂得了古人理法,亦懂得了自然理法,作画时须舍得了古人理法,亦舍得了自然理法,即能出人头地而为画中龙矣。”八大山人曰:“无心处写鱼,无鱼处求美。”就是说,绘画不可照搬、照草。而要注入人文内涵与画家的思想情感。所以,山水画本真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于“无心处写山,无山处求美”。要信手拈来,妙然天成,纯任自然,才为画中龙矣。近年来,由于一些专业教师观念陈旧,墨守成规,泥古不化,还宣称:“弘扬传统”,使学生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他们只注意把具象如实写生的稿子经过所谓的取舍加工再现于画面,或把拍摄到的自然山川照片不加修饰地照抄过来。这种简单、刻板、幼稚的创作和教学观念,对开发一个人表达自我感悟,对提高生活的认识、艺术审美来说,都是一种无形的束缚。他们给学生想象力赋予的不是翅膀而是包袱,真正的继承不是打上强心针使其延续,而是突破、再生、发展。身处美术创作前沿的教育者,必须学古人之法,学自然之法,必须“泥古而化之”,让学生用真情感受传统文化,以现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去了解自然、了解生活,力求以自己的主观精神和创造意识赋予山水新的品格,营造新的意境,寻找新的语言,表现新的感觉。只有深入挖掘和培养个人生活感受,有具象的形“生化”为意象的境,注入新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,才会开辟出一个新境界。所以,山水画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勾、皴、擦、点、染的功夫,还要给学生以新思想、新观念、新感觉的传导和开发。


山水画不同于其它画种,以形造境,有开拓与突破的更大空间。在教学中,随着民办文化的交流融合,山水的造型观念、造境观念、表达形式的变异和色彩方面的丰富化、个性化,促使学生在注意临摹与写生的同时,强调自己的个性,寻找自己的感觉。

2008年8月16日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