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国画院典藏沈子善先生书法作品特展
2019-11-08



展览主办

江苏省国画院

展览承办

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


开幕时间

2019.11.20(星期三)下午2:30

理论研讨会

2019.11.20(星期三)下午3:30~5:00

(画院美术馆中式会议室)

展览时间

2019.11.13~11.22

展览地点

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

(南京市虎踞路175—1号)


开放时间

9:00—16:30

(逢周一闭馆)





前 言


沈子善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理论家。他一生致力于书法理论研究,对于我国现当代书法理论研究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他曾与于右任、陈立夫、沈尹默等共同倡导成立了中国书学研究会,在国内率先发起了书法专业性研究。1943年,该会创办了《书学》杂志会刊,以“阐扬中国书学,推动书学教育为出版宗旨”。《书学》杂志第一、二期由沈子善、商承祚、朱锦江主编,第三期起由沈子善主编,至1945年9月先后出版了五期。《书学》杂志曾刊载过许多有见地的理论研究文章,是那一个时期书学研究的重要刊物,在当时的书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。沈子善先生本人也曾在《书学》杂志上发表过《孙虔礼书谱序注释》、《学书捷要》等学术研究论文。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后,沈子善先生潜心撰写了《王羲之研究》、《十七帖疏证》、《中国书学论文索引》、《书学名词简释初编》、《中国的书法和印章》、《漫谈“文房 四宝”》等书法理论研究著作,研究成果丰硕,具有广泛影响力。


沈子善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教育家。他长期在小学、中专校和大学任教,一生致力于推动书法教育的普及,为人师表,影响深远。先生从东南大学教育科毕业后,先后执教于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、河南大学、第一联合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(原国立中央大学)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。在自身长期深入研究体验的基础上,沈子善先生的书法教育理念得以确立与传播,在他的教育思想中,充盈着正统、规范和务实的教育教学思路,对当时的书法专业教学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。先生一方面潜心教育事业,一方面致力于书法教学理论研究,著有《怎样写毛笔字》、《怎样写钢笔字》(原名《钢笔字的写法和练习》)、《小学写字范本之研究与编辑》等教学专著,颇具影响力。在沈子善先生等先贤的共同努力和影响下,当时的书法普及教育程度有了一定提高,培养出许多书法专业教师和书法艺术家,为书法艺术的传播、普及、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。


沈子善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。他幼年时期就在其家藏丰厚的经、史、子、集各类典籍与名人字画的熏陶下学习诗文书法,磨墨临池,日课不辍,对“二王”、颜、柳、孙等先贤墨迹尤为喜爱,心摹手追,笔力渐成。先生在其求学、教学、研究、创作的过程中,在书法创作研究方面兼容并蓄,博采众长,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,享誉书坛,与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并称“二沈”。沈子善先生是一位具有学术独见的书法家,他一生钟爱“帖学”,围绕“二王”一脉书法经典展开深入研究,在晚清至民国“碑学”昌盛之时,着力于“帖学”研究,逆潮流而行,初心不改。先生之书风中正平和,淡然端庄,温润儒雅,有着君子般的谦和风度,充分展现了传统书法艺术的“中和之美”。


数年前,沈子善先生的子女将先生的一批书法精品捐献给江苏省国画院,为本院书画精品典藏填补了空白,也为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增添了可贵的资源,拳拳义举,令人钦佩!时值沈子善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,江苏省国画院将典藏40余幅先生之书法精品悉数呈现,举办“江苏省国画院典藏沈子善先生书法作品特展”暨学术研讨会,同时出版《江苏省国画院典藏沈子善先生书法作品特展专辑》,以此纪念先生在书法研究、教学与创作诸方面的突出成就与贡献。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纪念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沈子善先生的书学造诣,让更多人关注、研究、学习沈子善先生的书学思想、教育理念与艺术成就。



江苏省国画院

2019年11月






部分作品先赏



毛主席诗词——《蝶恋花·答李淑一》 128cm×28cm


孙过庭书谱 132cm×32cm


临书谱 111cm×23cm


杜甫诗《南征》 116cm×27cm


临右军诸从贴 131cm×27cm


书法 139cm×32cm


孙过庭书谱序 97cm×19cm


唐人十二月朋友相闻帖 101cm×22cm


临唐太宗书 70cm×13cm


临书谱 97cm×20cm


书谱四屏轴之四 76cm×25cm


临书谱 123cm×20cm


临大令华直贴 113cm×21cm


唐人绝句 26cm×99cm


书法 42cm×121cm






艺术家简介




沈子善(1899-1969)


原名沈国宝,字子善。号六峰阁主,又名沈六峰。生于江苏六合县一个清寒的书香门第。先生终身以教师为职业,先后执教于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、中央政治学校、河南大学、第一联合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。







分享到: